
当传统非遗遇上直播电商,会碰撞出怎样双向奔赴的火花?11月5日下午,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商旅系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的师生们,携手广西“三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双林,开展了一场“侗族非遗饰品直播专场”活动,让侗绣文化在“云端”绽放别样光彩。
直播筹备:从细节处雕琢“非遗直播”质感
师生们参考直播实战经验,与传承人吴双林一起,共同悉心分析产品特点与内涵,从百余件侗绣作品中精心筛选出侗绣香囊、吉祥花挂件、刺绣饰品等十余款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饰品,确定既体现非遗价值,又符合大众消费预期的亲民价格。


通过设备调试与侗族妆造,打造沉浸式非遗场景。直播团队提前对灯光、摄像头、声卡等设备进行多轮调试,确保画面清晰、声音稳定。为营造沉浸式氛围,学生主播特意换上侗族传统服饰,由专人完成侗族头饰妆造,从视觉上强化“非遗直播”的专业感与文化感。


直播现场:文化与销售的同频共振
本次直播将文化科普与带货转化的双轨并行。以“探寻侗绣里的文化密码”为叙事主线,师生们现场携手非遗传承人吴双林,面向观众,深入讲解侗族刺绣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展示了多件经典侗绣作品,解读纹样中蕴含的祈福、生活智慧。
主播预热:趣味互动拉近距离。直播开场,学生主播身着侗族服饰亮相,以“你知道侗绣纹样里藏着多少祝福吗?”引发观众好奇,介绍了莲蓬,莲花,莲叶等一系列饰品,表达了好运连连,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

科普侗绣文化:传承人坐镇,解码非遗。传承人吴双林亲临直播间,手持侗绣作品,细致讲解侗饰的背后意义,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让观众在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中,加深对产品的价值认同。




非遗传承人互动,分享非遗好货:信任与转化的双重升级。传承人与学生主播轮番上阵,一边展示侗绣饰品的手工细节,一边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匠心故事。当传承人吴双林现场展示侗族的非遗工艺,观众纷纷留言“被非遗工艺圈粉了”。
播后复盘:总结经验,迭代成长
直播结束后,团队立即围绕直播表现及数据展开综合复盘。针对文化科普环节的非遗文化的吸引力、产品讲解环节的观众互动积极度、带货直播的脚本节奏等多方面的表现,进行亮点盘点,并总结出改进方向。
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双赢
本次活动,既是一次非遗活化的创新尝试,让侗绣文化借助直播电商走进大众视野;也是智慧商旅系产教融合的鲜活案例,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了直播运营、文化传播、供应链协调等综合能力。未来,南湖职院将持续深化“非遗+电商”的育人模式,为非遗传承培养更多懂文化、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让更多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