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沪泰携手深化产教融合:智能新能源汽车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迈入新阶段

时间:2025-11-04 作者:智能汽车服务系部 朱列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部署,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2025年7月20日至24日,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建柳率团一行赴泰国曼谷,围绕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产教融合及国际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先后访问易三仓大学(Assumption University)及上汽正大有限公司(SAIC Motor-Thailand Co., Ltd.)。此行是对同年4月泰方代表团回访的深化落实,旨在推进框架协议的具体实施。

此即赴泰国易三仓大学正值数字校园互动开放日,朱建柳院长一行受到了热情接待,易三仓大学为他们专门举办了项目介绍和签约仪式,并带领参观了美丽的校园和正在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大楼,体验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随企出海”各项成果展示。

2022年10月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上汽集团、同济大学牵头成立教育部首批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为国内首批跨区域、全产业链的产教协作平台。学院积极响应国家“随企出海”战略,通过上汽集团牵头校企协同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教育合作项目向着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出访是学院建设首批“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背景下的重要国际拓展行动。重点围绕中泰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联合培养、课程互认、学位衔接、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等内容与泰方深入对接。在今年4月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正式签订《国际教育项目合作协议》,明确建立“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泰国易三仓大学联合培养机制”,形成以专本硕贯通为主线,硕士、博士和短期游学与教师研修为补充的多层次国际合作项目体系。

根据协议相关内容,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进行学分互认,面向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高职学生共同实施联合培养专、本、硕模式,同时构建学院教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提升通道。学生在南湖职院完成三年课程学习、积累相应的学分后,可赴泰国易三仓大学进一步修读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学位课程,再可继续深造攻读创新工程硕士学位,在学分互认的前提下学制可以大大缩短。学业完成后所获学位将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确保学历全球通用、质量有保障;同时,项目面向教师队伍开设硕士、博士层级的学历提升通道,涵盖工商管理、教育学、工程与信息技术等多个方向,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与专业深度的高层次“双师型”师资队伍。

赴泰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既是获得学历的提升,也是和企业端的实际对接,代表团一行实地考察上汽正大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经销商实际运营和人才培养情况,围绕“企业需求—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岗位转化”四位一体的合作机制与企业高管开展专题交流。上汽正大有限公司作为上汽集团在东南亚的重要战略布局企业,已形成新能源整车制造、销售、售后为一体的产业链体系,年产能达10万辆,迫切需求具备智能网联、电动化技术背景的中高端技能人才。2024年泰国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120%,但本地技术人才缺口达2.3万人,凸显合作紧迫性。在模式创新上提出“校-企-校”三方联动机制,即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课程输出,泰国易三仓大学提供更高层次的本土化教学资源,上汽正大有限公司承担实习就业保障等,同时需要学院和易三仓大学共同培养满足适应当地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不同层次岗位需求的汽车人才,企业高度评价学院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教学改革成效,并表达了深度参与后续合作项目的积极意愿,形成闭环生态。

此次考察成果标志着学院“随企出海”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拓展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依托共同体平台,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龙头企业的协同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人才共育,全面构建“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对接技术、证书对接标准”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新格局,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