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烈士李白的故居,仿若推开历史的厚重之门,恍惚间好似听见若有若无的电报声,那永不消逝的电波似暗夜长明的灯塔,见证他潜伏敌营的钢铁意志。电波不逝,信念永存,听不见的高频电波,化作看不见的坚定信念。他以生命为烛火照亮革命征程,这座精神的丰碑,激励着我们感悟其以生命为烛火照亮革命征程的崇高精神,赓续信仰血脉,筑牢家国深情。

2025年4月22日,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护理2453班在凌佳文老师带领下踏上思政实践教学之旅。师生一行前往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的李白烈士故居,开启红色精神的探寻与传承。

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了解到李白的生平:1925年李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1937年调来上海,长期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他及时地向党中央传递了重要的军政情报,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李白烈士曾三次被捕,1949年5月7日在上海解教前夕被敌人秘密杀害。1985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李白烈士故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令人遗憾的是李白烈士牺牲在了黎明前。1949年4月,李白被秘密转押至南市警察局蓬莱路看守所。此前他遭受国民党特务酷刑,双腿已被老虎凳压断。他通过出狱难友给妻子裘慧英寄信,告知可在看守所后面老百姓家阳台隔窗相见。裘慧英抱着儿子前来,李白在难友托扶下艰难爬上窗口与妻儿见面,虽身体被摧残,但仍平静安慰家人。5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裘慧英带儿子再次前来,这成了他们的最后一面。当晚,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浦东戚家庙 ,他在生命最后仍心系家人与国家,展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情怀与坚定信念。

在被关押期间,李白强忍酷刑伤痛与家人隔窗相望,眼神中交织着对亲人的眷恋、愧疚与牵挂,更展现出超越个人情感的坚毅,即便饱受摧残,其理想信念也从未动摇。他倒在上海解放前夕,以生命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献身,这种精神如星辰般永恒闪耀。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应铭记李白烈士精神,以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传承信仰,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拼搏。

我们从一楼参观到二楼,来到了李白居住过的房间。故居内的陈设还原了当年的场景,看着那简单的家具和物件,仿佛能看到李白烈士在此生活、工作的身影。此次参观,让我们真切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李白烈士的精神也如同一座不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参观渐渐到了尾声,走出狭小的阁楼,自弄堂里一条林荫小道而出,延伸至繁华的大马路上。曾经浸染烈士鲜血的土地,如今已被青葱树木覆盖。我们漫步在如茵的绿荫下,结束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身旁的每一片枝叶,都在轻轻传递着先烈的期许。岁月更迭,“电波不逝,信念永存”的精神早已融入这片土地,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步履坚定,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