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百年浦江见证城市蝶变 红色文化赋能青春教育

时间:2025-04-24 作者:实习老师 高雪文 指导老师/学生处 韩伟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4月23日上午,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精心开展了“红色露天博物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有机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理念,通过专题展览与教师讲座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唐艺馨,以“上海人民城市建设:‘一江一河’”为主题,为现场学生带来了一堂沉浸式的“大思政课”。

图片

讲座伊始,唐艺馨以“一江一河”建设为背景,回溯了黄浦江与苏州河在上海近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从1843年上海开埠、外滩崛起为近代化象征,到十六铺码头从贸易枢纽转型文旅地标,再到世博园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擘画国际视野,黄浦江不仅是上海经济腾飞的动脉,更承载着海派文化与红色基因的交融。她特别提到,黄浦滨江的工业遗存改造,如老厂房变身文创园区、码头转型公共空间等,这些正是上海“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缩影,展现了城市更新中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图片

讲座中,学生们对“乒乓外交推动中美破冰”“《义勇军进行曲》在黄浦剧场首唱”等历史片段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场互动环节,唐艺馨以邹韬奋创办《生活》周刊、十六铺码头商贸盛景等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海派文化中“开放包容”与“红色基因”的双重底色。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学生表示:“原来脚下的土地承载着如此厚重的故事。”

图片

图片

讲座结束后,唐艺馨与师生共同参观了学院内的“红色露天博物馆”主题展览。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呈现了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在革命历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犹如一位位无声的讲述者,将上海作为中国革命与改革“前沿阵地”的历程娓娓道来。

图片

图片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切身感受浦江两岸改革开放的壮阔图景,更深刻体悟到上海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窗口的示范价值——这里既是见证国家战略落地的时代坐标,又是彰显制度优势的创新高地,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魅力的全景视窗。

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教育内涵,构建多层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上海这一窗口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建设者注入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