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校庆·2025|思政大讲堂之古韵新风 筑梦校园

时间:2025-04-14 作者:实习老师 高雪文 指导老师/学生处 韩伟 图/2331融媒 周家翔、2351虚拟 金喆盛、2251融媒 马文昊、2351虚拟 朱逸辰、2351数媒 王乐欣、2351融媒 刘漫妮 点击数:

4月11日,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以“古韵新风,筑梦校园”为主题,在四周年校庆之际创新推出“非遗文化进校园”特别活动。此次活动特邀韵尘川剧变脸艺术传承中心掌门人张不凡领衔非遗艺术团联袂演出,活动内容涵盖青年艺术家的理论讲解与现场表演两大板块,采用“线下舞台展演与线上班级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将京剧战鼓、敦煌舞蹈、川剧变脸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旨在引领广大师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中厚植文化自信,在非遗传承中体悟民族精神。


活动伊始,川剧演员张不凡登台发表致辞。作为年轻一代的川剧变脸艺术家及文化教育者,张不凡拥有丰富的艺术履历。他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在CCTV3《幸福账单》和《黄金100秒》中展示川剧变脸绝技,赢得广泛赞誉。在致辞中,他分享了自己对非遗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强调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他指出,川剧变脸源于古代巫术仪式,经过时间的洗礼,每一次脸谱的更迭,均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他鼓励同学们要积极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培养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文艺汇演共分为三个篇章,为师生们呈现了多元的非遗文化魅力。

第一篇章 鼓韵猴王·焕启非遗序章

开场节目《京剧战鼓》以震天动地的鼓点拉开序幕,多位鼓手身着传统戏服,在激昂的节奏中演绎“鼓阵变幻”,刚劲有力的鼓点既展现京剧的磅礴气势,也象征着传统文化的铿锵脉搏。紧随其后的猴戏《齐天大圣》,演员凭借精湛的技艺,将齐天大圣的灵动、机智与勇敢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受学生喜爱。从腾空翻转的矫健身姿到金箍舞动的飒爽英姿,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千百次的精雕细琢,这份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为同学们诠释了职业素养的深刻内涵。

第二篇章 舞影茶香·共赴千年雅韵

敦煌舞蹈犹如一场视觉盛宴,舞者们身着绚丽的服饰,伴随箜篌古乐展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舞姿,传递出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气度。长嘴壶功夫茶表演则充满趣味与技巧,茶艺师手持长嘴壶,以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展示着独特的倒茶技艺,茶香袅袅中尽显传统文化的雅致。

第三篇章 ·奇幻华章 礼赞新时代

奇幻华章·礼赞时代新声古彩戏法《蟠桃献礼》神秘莫测,演员巧妙地运用手法,在观众眼前变出各种意想不到的物品,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杂技《太空漫步》展现出高超的技艺,演员凭借精湛的平衡能力和优美的动作,带来一场视觉与惊险并存的表演。当《歌唱祖国》的歌声与舞蹈相伴随,悠扬的旋律在会场中回荡,全场师生情不自禁地感到心潮澎湃,眼中流露出自豪之色,他们随着节奏共同放声歌唱,表达对祖国的深情热爱。

压轴登场的《川剧变脸》将气氛推向高潮,张不凡率弟子身着华服,袖摆飞扬间脸谱瞬息变幻,红色代表忠义、黑色象征刚正、金色彰显神圣,每一次“变脸”都是对戏曲人物精神的诠释。最后喷出的三尺火焰,既呼应“薪火相传”的寓意,更象征着非遗在新时代的“炽热生命力”。演出临近尾声,演员们走下舞台穿梭于观众席,与学生击掌互动——指尖轻触瞬间,脸谱竟在学子眼前“秒换”,引得欢呼四起。

从敦煌飞天的文化密码到川剧脸谱的斑斓色彩,从茶艺之道的雅韵哲思到杂技艺术的克难精神,南湖职院以文化为媒,将非遗传承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青年学子铺就一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成长之路。这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不仅为四周年校庆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更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沃土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展望未来,南湖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政大讲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篇章,将在现有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优化,并丰富实践载体。此外,学院拟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社团”,通过举办技艺工坊、文化市集、校园展演等特色活动,促进非遗技艺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此举旨在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培养深厚的文化自信,从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学生感言

“川剧变脸的神奇变幻、变戏法的巧妙手法、杂技的力量与柔美、歌舞的动人旋律,每一幕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表演者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将非遗艺术生动呈现,不仅让我大开眼界,更让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充满敬意。这样的活动让非遗走进生活,也让年轻一代更亲近传统,意义非凡!”

——酒店2451张可昕

“观看非遗文化表演,我深受震撼。川剧变脸灵动活泼,传统戏曲唱腔婉转,一招一式满是韵味。这些表演承载着先辈智慧,让我领略到非遗独特魅力,也深感传承和保护它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酒店2452赵诗婷

“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雅集,不仅展现了非遗技艺的精微,更昭示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无限可能。在守正与创新之间,我们既是千年文脉的承继者,更应成为文明对话的摆渡人。”

——护理2452班刘高冉

“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看到了先辈们的智慧与创造力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让我们深刻意识到非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瑰宝,承载着无数先辈的记忆与情感。”

——护理2453江歆瑶

文、视频/实习老师 高雪文  指导老师/学生处 韩伟 图/2331融媒 周家翔、2351虚拟 金喆盛、2251融媒 马文昊、2351虚拟 朱逸辰、2351数媒 王乐欣、2351融媒 刘漫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