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三位一体谋发展 实体运行强合作

时间:2024-01-10 作者:智能汽车服务系部 寻桂莲 点击数:

为加快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产业引领作用,确保共同体各项工作常态稳步开展,2024年1月5日下午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会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召开。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建柳、副院长周一峰,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党委书记曹静、院长张立军、党委副书记葛畅,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主任蒋建华、汽车学院院长华闰祺及相关部门领导和老师出席会议。南湖职院智能汽车服务系主任朱列主持会议。

朱建柳表示,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得到了教育部、市教委、区政府、行指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步要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尽快成立共同体秘书处,并在实体运作、科研创新、联合培养等方面,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做出示范引领。

曹静在致辞中表示,同济、南湖、上汽三位一体,为培养新汽车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汽车学院在十四五规划中制定了智能赋能、氢能赋能、空气动力学、人机交互四位一体的建设方向,下一步将继续与各方合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培养更多人才,为中国企业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张立军指出,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校企三方要共享优势资源,提高科研技术水平,通过开展具体项目将共同体工作落到实处,在汽车领域共同奋进。

蒋建华强调,在汽车行业转型的背景下,学校需要迅速调整教育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需求。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愿与高校和职校共同努力,为汽车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在随后的专题研讨中,三方围绕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教育行业发展挑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并就当今教育制度下的共同体发展及不同领域的合作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推进会聚焦产业前沿、创新模式和协同发展,围绕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全面强化企业、高校和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向实体化运行。

与会领导们参观了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基地。该基地作为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基地,搭载了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可以实现人、车、路的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未来这里将把汽车在自然驾驶中庞大的应用场景进一步缩减,打造世界最先进的智能汽车试验场。

与会领导们还参观了汽车学院实训中心、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以及同济大学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这些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为科研项目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也为同济大学的师生以及其他合作单位提供高质量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技术支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协理冷搏、实验室副主任毕欣。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促进中心主任沈红雷、教务处处长龚丹、智能汽车服务系部分教师共同出席了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