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梳理学生工作条线、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9月22日,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组织召开条线专家指导座谈会,共研学生会组织架构、商榷思政大讲堂拓展形式。
推进建设学生会,服务同学成长
“学生会组织架构一般为主席团+工作部门模式,主席团成员不超过5人,工作部门不超过6个,工作人员不超过6人;学生会工作人员应当为党员或团员。”校外专家韩烨星具有丰富的团委工作经历和经验,曾在2020-2023年赴云南曲靖志愿服务当地团委工作。他为参会老师全面细致讲解了高校学生会的组织领导体制、深化改革工作、学代会制度,并例举了品牌项目活动。座谈会上,双方热烈讨论,韩烨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总结了许多切实有利的建设举措。南湖职院学生处高度重视学生会的组建和完善,积极推动学生会建设,以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服务学生诉求、强化学生联系。

深耕思政大讲堂,优化品牌项目
如何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促进文化自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故事》总编方红艳,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虹口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奚松林,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东方恒美艺术总监曹蓓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朗诵协会副秘书长、普陀区作家协会星火朗诵队队长朱杰等应南湖职院学生处邀请,共商思政大讲堂的形式和内容。方红艳认为可从整体规划,促进思政大讲堂项目形成体系,并建议在重要活动节日可举办征文评选,择优发表杂志。曹蓓蔚和奚松林均认为应避免职业院校“重技艺,轻素养”的误区,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提炼精华,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朱杰则提出应充分整合并善用校内外资源,创新教育形式,以吸引高校学生的兴趣,避免简单说教。

南湖职院学生处致力于开拓、深挖、整合社会资源,构建高校、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多方联动机制,推动与领域内专家建立深度联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可持续的学习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