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主旋律宣传和正能量传播,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构建“虹教职业共同体”,2023年虹口教育开展了“首届最美虹教人”评选活动,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朱列、杨玉亭、沈玲和胡鑫等4名教师获评“职业荣光奖”。

智能汽车服务系部主任 朱列

心系实训强技能,翻转管理增效能。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实训是技能扎实的保障,因此朱列对实训中心如何高效运转以确保学生实训质量格外关心。2023年大年初五,他来到实训中心,从一楼到五楼逐层检查,连楼梯走廊和工间仓库也没有落下。为了更好利用现有的空间和设备,他探索翻转式管理模式,实训设备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立己达人促成长,团队发展强支撑。朱列十分关心系部老师的职业成长。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徒弟郝磊恒的专业技术得到了明显提升。郝磊恒从师傅身上明白了职业教育为什么要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如师傅经常叮嘱他的“培养动手能力,要从拧紧每一颗螺丝钉做起”。在朱列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系部老师也都主动求变,90%以上的老师考取了相关技能证书。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称号,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从“施工图”到“实景画”,致力“南湖汽车”品牌。清晨5点,朱列开始梳理一天要完成的工作,晚上,他汇总整理,及时处理发现的新问题,往往会忙到10点钟。他对职业教育的深厚情感和对南湖汽车未来发展的高度使命感是维持他高强度工作的信念。做精做强“南湖汽车”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他要把施工图变成实景画,真正打响“南湖汽车”品牌。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主任 杨玉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南湖职院健康护理系部的杨玉亭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不断优化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并且注意紧跟时代脉搏,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热爱教育事业,使自己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杨玉亭老师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在教育教学方面,在充分学习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的课程标准,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比赛,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各项教学培训和比赛。同时也指导学生各项技能比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科研方面,不断探索,在系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积极申请课题,在线开放课程等,将教学中的所思所想进行进一步的科学论证,提高教学整体水平。
昨天已经过去,未来在于耕耘,用杨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在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无奇的小草,我将和老师们一道用心去成就事业,站好三尺讲台。
健康护理系部专业教师 沈玲

生活中的许多平凡岗位发生着不平凡的事迹。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南湖职院健康护理系部的沈玲老师,一位平凡的青年教师,把微笑写在脸上,把燕尾顶在发梢,把圣洁永挂胸间。从临床护理一线转岗为专业教师,已有十余年,她始终坚守初心,用爱与奉献温暖身边每一个人。
“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沈玲老师教书育人的座右铭。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去年十月,她代表学院首次参加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三等奖。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学生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沈玲老师教育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相处真诚以待,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她是值得依赖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的师长,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大姐姐”。她在做好专业教学的同时,作为辅导员,更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潜心教育,甘于奉献。她说,她只是一名园丁,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的明天。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教务长 胡鑫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雷锋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它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南湖职院智能汽车服务系部的胡鑫老师,努力实践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她一直本着服务学生,心系专业发展的理念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教师的“责任”。
能“说”、会“悟”、善“驾驭”是胡鑫老师对自己立足三尺讲台的要求。想要做一名好老师,需要在教学上百分百投入,她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时刻关注专业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用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用最适用的方法提升课堂效果。她能“说”,能用生动而富有启发性与亲和力的语言,瞬间抓住学生的眼光,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话术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解释清楚。她会“悟”,能将知识点领悟通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化,在内化基础上进行提高与创新。她善“驾驭”,能在预设好教学过程的基础上,从容面对“突发事件”,挥洒自如地控制教学环节。课堂上的她绽放着光彩,赢得了学生的一片好评,也收获了来自岗位上的肯定。去年十月,她代表学院首次参加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二等奖。
在教育的道路上,她一直秉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感。她相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培养,思维的启发和梦想的引领,她关心学生的个人发展,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指导学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佳绩。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而教育者的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胡鑫老师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者的价值和影响力。